劉積仁:勞動力成本上升不可回避
鳳凰網財經訊 2010夏季達沃斯論壇于9月13日至15日在天津舉行,鳳凰網財經全程進行報道。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在“鳳凰網·津夜達沃斯”訪談中表示,如果我們看到西方發(fā)展的歷史,包括日本發(fā)展的歷史,韓國發(fā)展的歷史,包括今天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問題,就會發(fā)現(xiàn)勞動力成本上升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
下面是訪談實錄:
鳳凰網:鳳凰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竹葉青茶葉特約今夜達沃斯,坐在我對面的嘉賓是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先生,劉總你好。
劉積仁:你好。
鳳凰網:又是一年達沃斯了,與往年不同,今年關注的焦點是推動可持續(xù)增長,中國現(xiàn)在也在強調轉型創(chuàng)新,發(fā)展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那么這里會給IT行業(yè)帶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zhàn)。
劉積仁:可持續(xù)增長是意味著在我們國家經濟要有一個很大的變革,那就從我們傳統(tǒng)的以勞動力密集型的這些產業(yè),以制造業(yè)為主導的這種產業(yè),越來越向服務業(yè),向更多的創(chuàng)新,更多的高價值的這些產業(yè)方面轉變,而這個轉變過程中,無疑IT的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到我們今天談到比如說未來的節(jié)能,談到我們更多的這些網絡上的技術,還有健康,還有我們在許許多多的這些產品方面,以創(chuàng)新拉動的時候,事實上里面都包含了在IT這個技術上的發(fā)展,這是一個方面的變化。另外一個變化我們也看到了跨國公司,現(xiàn)在以更快的速度,把它重點移到了這種新興的國家,而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句話叫(意向)的創(chuàng)新,就是更多的創(chuàng)新,也會由于跨國公司的推動,在新興的國家,更蓬勃的發(fā)展。而這種創(chuàng)新的行為將來也是服務于全球的,所以我覺得應該說是在IT,或者是特別是在軟件和服務這個領域里面,我們迎來了一個更好的發(fā)展的機遇。
鳳凰網:那未來東軟研發(fā)的重點,會放在哪些方向上,還有在原計劃方面有哪些考量?
劉積仁:東軟目前我們主要的業(yè)務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在解決方案,這個我們主要是面向國內的大型的基礎設施,比如說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健康體系,中國的這個國土資源的管理,電信、電力,電力方面包括未來的這種網絡,包括未來的這金融,這是東軟在國內的業(yè)務,在海外的業(yè)務我們的更多的是面向一些,我們叫產品工廠。我們在手機軟件領域,在國內的業(yè)汽車軟件領域,在家電的軟件領域里面已經形成了我們一個可以在全球交付的網絡。所以我認為,東軟要把我們自己做強,就意味著我們在國內的解決方案方面,我們也要保持我們現(xiàn)在的領先地位,在產品工程方面,我們要成為世界上優(yōu)秀的軟件服務的提供者。
在2009年我們通過收購,我們在歐洲已經有我們的研發(fā)隊伍,在德國,包括在南美,在美國啊,在芬蘭我們在做手機的軟件,在德國我們做汽車的軟件、美國也在做手機,在日本我們做家電。那么在這樣的一個布局下,那么東軟正在從一個過去,我們在做一個軟件的被動的開發(fā)者,變成了軟件的創(chuàng)新者,或者解決方案的提供者,另外東軟特別重視的在醫(yī)療的產業(yè),我們今年上半年在國際市場有了很大的提升,就是在這個方面,也是我們創(chuàng)新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鳳凰網:那東軟在海外拓展這方面,有哪些計劃,是否有計劃說再次并購同類的軟件企業(yè),我知道以前有報道說,您下一個戰(zhàn)略的方向的醫(yī)療?
劉積仁:東軟在2009年,我們基本上完成了,我們在全球的在在汽車電子這個領域里面的布局,手機這個領域里面的布局,也就意味者通過2009年的努力,我們的能力可以覆蓋,為全球提供這樣的服務。這個包括,中國、歐洲、南美和其他的領域。那么醫(yī)療也正在成為我們下一個目標,那么這個目標我們正在行動著,首先我們是在銷售網絡上,正在全世界建立我們的銷售網絡,而且在美國,包括南美、中東、俄羅斯,那么我們過去傳統(tǒng)的很多的業(yè)務還是在中國,事實上所有的努力都是使東軟的營業(yè)額里面,更大的比例來自于國際。
鳳凰網:您身兼是企業(yè)家和學者的雙重身份,那么您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轉型之路,轉型的困難在哪里?
劉積仁:中國的轉型之路應該說是還很艱難的,這種艱難首先從思想上,我們特別習慣于原來的經營的模式,而這種模式對一個社會的持續(xù)性發(fā)展是有問題的,我們消耗了更多的能源、自然資源,我們的員工待遇還相當的低。一個國家,如果說民眾的收入低的話,那經濟刺激就刺激不起來,所以我們在面對的一個問題是,當我們每個企業(yè)都需要一個巨大的購買力和市場的時候,我們也面臨著另外一個責任,就是讓我們的員工收入就要更高。那么在這個過程中,當你的員工收入更高,你的成本比較高的時候,你是否還能持續(xù)下來,你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什么樣的產品變化,結構我們都清楚,更多的創(chuàng)新,更多的高附加價值,但是如何來做,這個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一方面我們希望,中國在制造業(yè)的保有方面,使我們更多的農民,能夠有工作做。另外一個方面,我們希望中國每一年600萬的大學生,也有符合他們自己學習的專業(yè)的工作。而在這個方面,中國人才方面與全球的這種需要的距離還很大,我們大學現(xiàn)在每一年畢業(yè)的學生,能滿足跨國公司需要的,或者說中國企業(yè)走向跨國需要的,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幾,十五左右的這樣一個水平,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就說明,當我們談到綠色,談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它是個系統(tǒng),就是教育系統(tǒng)的變化,我們人才的素質的變化,我們才可能導致我們科研的能力,我們創(chuàng)新能力根本的變化,那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談到,我們找到了一種新的模式,而這種模式,證明了我們轉型是成功的,所以首先我們應該看到這些困難,看到我們需要很多的時間。
鳳凰網:那還有問題的是,大家近期也在關注一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對東軟有影響嗎?
劉積仁:應該說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如果我們看到在西方發(fā)展的歷史,包括日本發(fā)展的歷史,韓國發(fā)展的歷史,包括今天我們所面臨的這個問題,這個是個不可回避的問題,當一個國家在不斷的進步,GDP在不斷的增長,一個在國際上的地位在不斷的變化,如果老百姓的收入低,就是一個不可能的,就是這個人類的歷史也不是這樣的走過來的,所以說如果期待著我們老百姓的收入低,我們這個國家才能強大,我認為這個事情不存在。那么所以就意味著我們的中國人的收入在未來幾年的提高這件事,所以任何一個企業(yè)都應該接受這樣的事實,如果你沒有能力接受,那你就要試圖改變你的能力,使你變得更強大,最好你最好準備,來迎接一個中國人,除了我們的GDP在全世界排到第二了,我們老百姓的人均的生活的質量,那么應該發(fā)生根本的變化。
這個邏輯本質上,從短期上可能對企業(yè)有一定的壓力,從長期上對企業(yè)應該是個利好,就是當一個國家的老百姓都很富足的時候,它的購買力就很強,購買力很強市場就會旺盛,我們這個內需就不像這么刺激起來這么困難?,F(xiàn)在你沒錢,你怎么刺激它也沒有收入嘛,所以從這個方面,應該說所有的企業(yè),都應該來迎接這樣的挑戰(zhàn),日本人走過來,韓國走過來,我們也看到一些東南亞的國家,過去四小龍,也都這樣走過來,中國的企業(yè)也應該走過來,因為你沒有別的選擇。
相關專題:2010夏季達沃斯論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