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嚴打”中國概念股再升級
“你知道嗎,我們保薦的一家要登陸紐交所的中國企業(yè),在美國路演時,投資人問的最多的兩個問題是——財務報表是否可靠?上市后是否會有業(yè)務剝離計劃?”摩根士丹利香港公司一投行人士日前說。他剛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完路演回到內地。
該投行人士稱,這家IPO(首次公開募股)公司的資質還是非常不錯的,所處行業(yè)前景也非常好。但遇到如此集中的提問,在之前都比較少見,以至于到后面幾天,我們專門為此做了陳述文件,而公司高層也就“分拆”問題,起草了一個聲明文件。“走完路演,我個人的感覺是,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高估值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割裂監(jiān)管
做空者的樂土
上述投行人士說這番話時,中國概念股在美國正在經歷一輪大面積的停牌和摘牌。
據新華社報道,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1年3月以來,已有24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師提出辭職或曝光審計對象的財務問題,19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遭停牌或摘牌。中國世紀龍傳媒、納偉仕智能媒體、岳鵬成電機、中國智能照明、中國高速傳媒等紛紛接到摘牌通知,落入“粉單市場”(即垃圾股市場)交易。
6月8日,美國經紀商盈透證券宣布,禁止其客戶動用借入資金買入超過130家中資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大約90只在美國上市交易,大部分是去年以來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中小公司和網絡概念公司。SEC數(shù)周前也發(fā)布報告表示,將針對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尤其是通過反向收購上市的公司進行持續(xù)專項調查。上周,SEC還正式警告投資者警惕買入部分中國股票的風險。
美國當?shù)貢r間6月13日,對中國公司的造假“嚴打”再升級。當天,SEC宣布將尋求發(fā)布禁止令,阻止中國智能照明電氣公司(AMEX.CIL)和中國盛世巨龍傳媒公司(AMEX.CDM)進行再融資。今年3月,因財務報表問題,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已被暫停交易。
曾幾何時,那些遠在大洋彼岸上市的中國企業(yè),因其立足于經濟強勁增長的中國市場,華爾街的投資者始終對其存有極大的好感,從而心甘情愿地將那些企業(yè)的“市場容量”演化成“量化數(shù)據”,從而給予它們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溢價。這種情況一直持續(xù)到2010年綠諾國際有限公司(RINO International)案爆發(fā)。
當年秋天,這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環(huán)境產品制造商被曝出審計問題。隨后,公司股票被停牌,并最終被轉至美國場外交易粉單市場(Pink Sheets,柜臺交易的初級報價形式)交易。綠諾并不是第一只在美國資本市場被“獵殺”的中國概念股,但卻將這一“獵殺”風潮推向了巔峰。
綠諾事件后,中國在美反向收購(APO,類似于國內的借殼上市)公司所暴露的問題進一步引起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重視,SEC開始調查APO和IPO類中國企業(yè)的會計審計等問題。市場層面,綠諾事件使得一家專伺做空的咨詢公司Muddy Water(渾水)聲名大噪。
而此后數(shù)起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yè)的財務“造假”質疑事件的喧囂塵起,都源于這家公司出具的研究報告。
思成律師事務所一合伙人告訴早報記者,渾水公司雖然是注冊在美國的企業(yè),但其創(chuàng)始人Carson Block卻一直“潛伏”在中國,“正因為如此,他能拿到這些中國企業(yè)在本土遞交的財務數(shù)據,從而發(fā)現(xiàn)與這些公司遞交給美國監(jiān)管機構的數(shù)據有出入。
截至目前,中美兩國的財務監(jiān)管機構還不能對雙方跨境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調研和檢查。
現(xiàn)年34歲的Carson Block在接受《巴倫周刊》專訪時承認,成立于2010年7月的渾水公司就是為了綠諾科技成立的。渾水公司主要曝光在美上市的中國小公司的虛假財報和欺詐行為,同時有通過持有這些公司的空單獲取利潤。
中國企業(yè)
風投的犧牲品?
“(SEC調查)事態(tài)并沒有如中國媒體報道的那么嚴重?!辈贿^,科龍律師集團客戶主管韓林曉這樣說。
美國樂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艾多寧稱,正是由于近兩年中國企業(yè)成了赴美上市的主力軍,所以讓中國企業(yè)在SEC的整頓風暴中成了各界關注的焦點。他表示,近一年來,SEC確實在收緊赴美上市企業(yè)的審計門檻,“但這也是普遍性的,并非針對中國企業(yè)?!钡虑跁嫀熓聞账峁┑囊环輸?shù)據顯示,2010年是中國企業(yè)赴美上市的高潮期,在登陸美國各大股票市場的企業(yè)中,有70%為中國公司。
與企業(yè)在中國上市面臨的審批制不同,按照美國上市規(guī)則,企業(yè)上市采取注冊制(備案制),這使得在美上市的門檻比中國更低,但在上市后一年將面臨當?shù)乇O(jiān)管機構的財務及合規(guī)審計?!耙簿褪钦f,如果這些企業(yè)不能在一年內完成美國的標準化治理,或是在上市后為了再融資而采取激進的財務手段,那么問題就會在現(xiàn)在這個時間點內集中爆發(fā)出來。”韓林曉說。
據新華社報道,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2011年3月以來,已有24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審計師提出辭職或曝光審計對象的財務問題,19家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遭停牌或摘牌。中國世紀龍傳媒、納偉仕智能媒體、岳鵬成電機、中國智能照明、中國高速傳媒等紛紛接到摘牌通知,落入“粉單市場”交易。
“我不得不說,境內外一些PE公司的鼓噪,使得很多中國公司在尚未完成由私人企業(yè)到公眾公司的變身,便匆忙上市?!卑闹迺嫀煿珪虾N瘑T會會長、德勤永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伙人洪廷安說。
而為了在上市后融到更多的資金,這些公司就需要轉到更高一級的市場上交易。中國智能照明和中國盛世巨龍傳媒都是通過APO在美交所上市,美交所的流動性遠不如紐交所和納斯達克。追溯以往,綠諾的短命也是因為它急于從美國場外柜臺交易系統(tǒng)(OTCBB)轉到納斯達克所致。
精英隕落
中國企業(yè)傷不起
在中小型企業(yè)進入“審計風暴”之際,中國赴美上市企業(yè)的金字塔頂端——曾經最被華爾街看好的“中國網絡股”,也因為“信任危機”,觸碰了投資者們最為敏感的神經。因為這些企業(yè)的“精英氣質”,它們隕落的影響力甚至比“財務造假”危機更甚。
今年5月份,可謂是“信任危機”爆發(fā)的拐點。從那時起,在納斯達克和紐交所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價格出現(xiàn)大面積下跌,跌幅遠超美國三大股指。標志性的中國互聯(lián)網股票如當當網、搜狐、百度等都在近兩個月出現(xiàn)大幅下跌。百度的股價已經從4月下旬超過150美元的高點跌至6月10日的121.69美元,跌幅約20%。
雖然同樣生產著全球最先進的互聯(lián)網公司,但“中國式”的民企運作模式無可避免地在今年6月份,成了壓垮了中國互聯(lián)網公司股價的最后一根稻草。
新浪網(SINA)的股價從6月初的126.42美元/股,下跌到目前的89.59美元/股,跌幅29.13%;當當網(DANG)從6月初的20美元/股,下跌到10.74美元/股,跌幅50%;人人網股價從12.92美元/股跌至8美元/股,跌幅38%……就連美國互聯(lián)網巨頭雅虎(Yahoo)也遭遇池魚之災。標準普爾說,中國概念股或許經歷了一次泡沫的破滅。因為目前這些曾紅極一時的公司,在過去一年時間里損失了一半的市值。
標普也提到,泡沫的破滅傷到了一些有希望的股票。它特別提到網絡搜索公司百度,說這家公司在經歷慘重下跌后,其估值很有吸引力。但無論如何,回想2010年12月9日,優(yōu)酷網(YOKU)登陸納斯達克時大漲161%,創(chuàng)美國證券市場近5年之最,至今也只不過半年的光景。現(xiàn)實,令人玩味。
◎ 延伸閱讀
2010年的中國公司
在美反向收購風潮
反向收購是指非上市公司股東通過收購一家殼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控制該公司,再由該公司反向收購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和業(yè)務,使之成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原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一般可以獲得上市公司70%-90%的控股權。
2010年,美國交易市場刮起了一股中國風,中國企業(yè)占當年美國市場IPO(首次發(fā)行股票)數(shù)量的近25%。相對傳統(tǒng)IPO一般至少需要12個月的時間,通過反向收購上市平均花費時間要少一半,且可以避免宏觀經濟運行大環(huán)境給IPO融資市場帶來的巨大波動,且無需過于復雜的司法和審計工作。
相關專題:中國在美上市公司遭遇阻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