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名牌”為何讓消費者成冤大頭
一張單人床能賣到10多萬元,一套沙發(fā)能賣到30多萬。這就是曾經在國內家具領域叱咤風云的達芬奇家具。然而,近日媒體調查后發(fā)現(xiàn),達芬奇公司銷售的這些天價家具有相當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產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達芬奇公司宣稱的名貴實木,經過檢測,消費者購買的達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其實這已經不是“洋品牌”第一次讓中國消費者成冤大頭。當年,“香武仕”音響從廣東省東莞的一個村子,裝上輪船到公海轉了一圈回來,就成了“擁有70年歷史”、“具備了象征丹麥王國最高品牌嘉獎的皇家哥本哈根標志品牌”;號稱源自德國的歐典地板,并非純“德國制造”,德國總部根本不存在,而代工廠家就在北京通州。在中國生產了許多“洋品牌”第魚目混珠,以假亂真,使許多人上當受騙。國外注冊商標,回到國內生產經營、加工,以國外品牌的名義進行銷售,這正是國產空殼洋品牌發(fā)展的共同模式。
許多人長期以來在無形中形成消費慣性,片面認為洋貨質量一定比國貨好、洋貨信譽一定比國貨可靠的“崇洋媚外”的消費觀念,這無疑讓不少的國外企業(yè)鉆了空子,將自己的產品貼上了“進口”的標簽,同樣的東西從國內賣出去,轉了一圈回到國內。這樣的品牌一旦進入很大的商場,周圍有很多很知名的品牌,加之還把店面裝修得很好、陳列得很好,基本上別人都會相信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品牌。
一些洋品牌在中國可謂是“三千寵愛集一身”,在國內到處享受著“超國民待遇”,掛著“免檢”產品、“放心”產品的招牌。要避免成為冤大頭,消費者除了要擦亮眼睛之外,有關部門更應該加強執(zhí)法力度,對于那些敢于魚目混珠,以假亂真的洋品牌,一定要罰得它們傾家蕩產,付出慘痛的代價。
相關專題:達芬奇反撲央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