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凍結3500億元資金
央行昨天宣布,從2011年1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繼去年6次上調以來,今年第一次上調,也是3個月時間內第四次上調。此次上調后,我國大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將達到19%的歷史高位,中小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也將高達15.5%。
-探因
意在回收流動性抑通脹
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表示,目前流動性過剩的原因在于外匯占款過多,這次央行上調準備金率意在把市場上過多的流動性收回,以抑制通脹。上調準備金率是要收回流動性,并不意味著央行要緊縮銀根。
夏斌同時表示,沒選擇加息,是因為加息對回收流動性的影響需要一系列的政策傳導機制,在時間上有延后效應,效果不如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直接和明顯。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將對通脹產生積極的作用。同時他預測,今年整個一季度國內通脹的壓力都不會低。
主要針對市場熱錢較多
央行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表示,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不奇怪,體現(xiàn)了貨幣政策的有效性和針對性。他說,調整準備金率是應對人民幣升值的一種并行措施。
李稻葵解釋說,針對性主要是針對“熱錢”。目前市場上熱錢比較多,結匯較高,央行通過提高準備金率能收回部分流動性。有效性則體現(xiàn)在準備金率調整是同匯率同步調整的,李稻葵說,因為當前人民幣升值較大,提高準備金率能有效回收流動性,把市場上多余的錢收回來。
首周信貸激增是導火索
渤海證券宏觀分析師杜征征表示,今年首周信貸投放接近5000億是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和直接原因。此外,2011年流動性回收與控通脹的壓力增大,也使得央行在年初就有所作為,14天期正回購操作時隔3年重啟便是先兆。2011年全年,票據(jù)到期量較大,而央票由于一、二級市場利率倒掛對金融機構吸引力不大,從而公開市場操作回收流動性的效果不佳。因此,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成為較常用的回收流動性的工具。
更多精彩內容閱讀登錄京華網(wǎng)(www.jinghua.cn)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分享到: | ![]() |
![]() |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高晨
編輯:
zhangy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