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財經新聞 > 國內 > 正文 |
|
本報訊 昨天上午,鄭州市花園路北段一間狹小的復式樓里,王華和伙伴抬起“鄭州中基地產”的招牌掛在墻上。隨著這家房地產公司的掛牌,鄭州陷入冰封的個人合作建房正式破冰,并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6名股東組建“中基地產”
走進這家租來的辦公室,里面僅有兩張桌子、一臺電腦。除了墻上的“鄭州中基地產”的牌子惹眼外,其他的一切都很簡陋。桌子上,一份“營業(yè)執(zhí)照”和一份“稅務登記證”顯示,這里是新成立的“鄭州中基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辦公地點。
這份由市工商局頒發(fā)的營業(yè)執(zhí)照上標明中基地產的經營范圍:房地產開發(fā)及經營、房地產咨詢及策劃。
中基發(fā)起人王華說,公司注冊資金一百萬元,有6個股東,此前都參與成立“溫州鄭州個人合作建房協作聯盟”,成立公司后,他們將以此為平臺,把鄭州個人合作建房進行到底。目前已經有500多位市民報名加入合作建房。
銀行有望介入資金監(jiān)管
在王華等人之前,鄭州出現了數次個人合作建房熱,但均未成立合法的機構作為平臺,只是建立了松散的合作社開展工作。
作為合法機構,中基地產下一步走向何方?
王華等人向記者透露,日前,一家銀行正在審查他們的各種合法證件,審查通過后,他們就會和這家銀行簽訂資金托管合同,保障所有合作建房參與者的權益。
“有銀行介入監(jiān)管資金,參與者們就不必擔心資金安全問題了。”
將通過其他房產公司運作
有了更多個人參與合作建房,中基地產將尋找合適的地塊,此后,拿地、開發(fā)建設也在順理成章之中。據介紹,已經有幾家房產公司在和他們談合作事宜,“我們會委托其他公司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拿地,開發(fā)建設,他們將得到合理的傭金?!倍M入拿地程序后,王華他們將低調做事,借殼運作,不讓“中基地產”進入公眾視野。
有可能吸引溫州資金支持
王華透露,如果地塊面積小,他們自己有能力拿到,若地塊較大,價位較高,他們將考慮吸引溫州資金的支持。
中基地產前身是溫州鄭州個人合作建房協作聯盟,溫州人趙智強是該聯盟的智囊之一,而趙曾被中國傳媒界譽為“中國個人合作建房破冰第一人”。
王華等人表示,他們會以“減輕購房者負擔”為中心,以“供應成本房”和“公益開發(fā)”為基本任務,在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開展合作建房。
編輯:
喻春來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