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jīng) > 財經(jīng)新聞 > 評論 > 正文 |
|
花旗:外儲破1.3萬億美元 特別國債不抵半年增量
信貸“達標”無望
在沈明高看來,目前國內(nèi)一些經(jīng)濟問題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表象:外儲增加過快,而這也直接導致了新增流動性的源源不斷。
信貸增速的重新抬頭正是外儲增加過快所帶來的一大負面表現(xiàn)。6月,金融機構(gòu)人民幣新增貸款高達4500億,遠遠超過了5月的2473億元,創(chuàng)出了今年新高,5月的走低僅曇花一現(xiàn)了一個月。
而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總額突破了2.5萬億大關,達到了2.54萬億元,同比多增3681億元,這已接近了全年央行調(diào)控目標2.9萬億元的90%,而這也使得央行今年完成調(diào)控目標幾乎已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無獨有偶,貨幣供應增速在6月也重拾升勢。當月末,M2(廣義貨幣供應量)達37.78萬億元,同比增長17.06%,比5月的16.74%高出了0.32個百分點。
沈明高表示,6月份儲蓄搬家的“暫?!币擦钬泿殴恼{(diào)控更加艱巨。
當月,居民儲蓄增加1678億,而5月儲蓄剛剛銳減2784億元,創(chuàng)下歷史最大降幅。在儲蓄分流的最高潮之際,搬家卻突然暫停。
事實上,中國股市“5·30”之后,場外新增資金入市熱情大減。到6月底,原先曾一度超過40萬戶的每日新增A股開戶數(shù)已跌至10萬戶以下。
編輯:
廖書敏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