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清友,社科院博士、清華大學博士后。現任盤古智庫學術會秘書長,盤古智庫學術委員會委員,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宏觀研究中心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克強經濟學一詞中文概念的提出和闡述者。最早系統闡述碳貨幣問題,石油-美元體系的中國學者。
2014年,將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歷史性提出“讓市場起決定作用”,而今年兩會將會在哪些方面做出突破?有何看點?鳳凰財經特邀請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為大家解讀。
歷次下調經濟增長目標都是在經濟連續(xù)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迫不得已而為之”。而反觀現在,實際經濟增速已連續(xù)兩年保持在7.7%,經濟增長目標也連續(xù)兩年定在7.5%。預計在經濟運行態(tài)勢平穩(wěn)的情況下,中央不太可能下調增速,增長目標仍會定在7.5%,這也符合李總理提出的“上限下限底限”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穩(wěn)中求進”的總基調。但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恐怕難以超額完成目標,甚至低于目標,中央可能會加大對經濟下滑的容忍度。
習總近期在京考察,明確北京城市發(fā)展五點定位,明確提出要控制PM2.5治理霧霾。時間上看,是兩會前最為重要的考察。重要性看,習總親自聽取北京市工作匯報。影響上看,未來舉措料涉及京津冀地區(qū)產業(yè)結構調整和首都經濟圈協調發(fā)展,對天津、河北的定位將更加明確,京津冀將協同開展產業(yè)優(yōu)化、區(qū)域均衡、控制人口規(guī)模和治理環(huán)境等方面的工作,對首都經濟圈的形成將作統一戰(zhàn)略部署。
今年去產能勢在必行。分區(qū)域來看,河北、陜西、青海、山西、江蘇、山東、重慶等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均強調加快傳統產業(yè)調整,部分省份出臺落后產能淘汰辦法。其中,京津冀地區(qū)的產業(yè)結構調整將成為最大亮點,尤其是河北省,省政府明確表示2014年將壓減1500萬噸粗鋼、1000萬噸水泥、1500萬噸煤、1800萬標準重量箱平板玻璃,力度空前。分產業(yè)來看,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嚴重產能過剩行業(yè)去產能力度最大,這些行業(yè)可能會受益于供給端收縮以及產能利用率的提高,迎來短期的修復行情。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作為基礎性任務,其主要是國資國企改革。在地方兩會中,多數省份將國資國企改革作為2014年工作的首要任務,重要性凸顯。預計全國兩會將進一步強調其重要性。兩會后中央可能召開國資國企改革的專項大會??赡車@以下幾條主線: 1、完善“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jiān)管體制,強調分類監(jiān)管;2、推進股份多元化、交叉持股,發(fā)展混合所有制。3、推動政企分開,提高國有資產證券化率。4、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推行職業(yè)經理人制度。
隨著霧霾不斷惡化,中央對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視空前提高。李克強總理在2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霧霾現在成了網上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已成為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這個問題,政府決不能回避?!绷暯街飨?月25號頂著霧霾天在北京視察也是一個重要信號。預計政府工作報告將進一步強調環(huán)境治理和保護生態(tài),加大相關領域的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加強區(qū)域聯防聯控,加強源頭管理。
農地方面,主要思路是以確權為基礎,探索多種途徑“放活經營權”。2013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今年將繼續(xù)推進確權,加大力度推動多種形式的土地流轉,嘗試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價同權。宅基地方面,探索有償退出。工業(yè)用地方面,嘗試出讓和租賃。
一是以上海自貿區(qū)為契機,繼續(xù)推廣國內自貿區(qū)建設。2014年政府報告中提到要建立的自貿區(qū)包括:河北省曹妃甸自貿區(qū)、舟山自由貿易港區(qū)、內蒙古滿洲里自由貿易區(qū)(園)工作、天津自由貿易區(qū)、吉林省自由貿易園區(qū)、大連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武漢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qū),以及安徽、福建、廣東等省也在籌劃中。二是加快外部多邊自貿區(qū)的談判進程,為對外貿易創(chuàng)造更加便利的條件。2014年將重點開展的自貿區(qū)談判包括中韓自貿區(qū)、中日韓自貿區(qū)、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談判。
對外開放的重心已從東部沿海擴展到中西部地區(qū),“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將成為主要抓手。政府將著力打造習近平所說的“五通”,即政策溝通(比如寧夏打造的中國—亞歐博覽會等開放平臺)、道路聯通(比如港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以及鐵路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暢通(比如自由貿易園區(qū)、通關便利化等)、貨幣流通(比如擴大跨境人民幣貿易和投資結算范圍)、民心相通(比如文化論壇、旅游圈建設等),由此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qū)域大合作。
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將“防控債務風險”單列強調,凸顯出中央對債務問題的重視。解決債務問題需要兩條腿走路,不僅隨時準備做好短期的應對措施,更要加快推進長期的制度建設。一是加強源頭規(guī)范,把地方政府性債務分門別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嚴格政府舉債程序。二是明確各省區(qū)對本地區(qū)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責任,強化教育和考核,建立債務終身追責制度和長效風險防控機制。三是建立債務預警機制,陜西、貴州、西藏和湖南省已經開始試水。
鳴謝: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
(稿件版權歸鳳凰財經所有,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